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争鸣评论 > 艺海拾贝 >

二十一世纪如何画山水画



2016-01-24来源:江苏省国画院

傅二石

时代进入了二十一世纪。在这新的时代,我们江苏省文德山水画研究会应该如何看待山水画呢?


研究和创作山水画是我们永恒的任务。不同的风格,不同的追求,是我们永不改变的原则。不同的绘画风格,显示的是画家不同的性格和修养,以及不同的审美能力和标准。因此,作品面貌的不同,就如同人的长像不同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。另一方面,山水画家创作灵感来源于大自然,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决定
了画家作品的千变万化。因此而言,单调和雷同似乎是件无须画家担心之事。


然而,我们山水画追求的是独特之美和新鲜之感。哪怕每天都在画松树,你今天画的松树要与昨天画的松树有所不同——姿态结构的不同,笔力的不同和松树所处环境的不同,等等。只要有此不同,就能使人感到画面的独特和新鲜。同时,人们欣赏字画与到公园里看花不同。字画要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,而这种审美要求往往是各不相同的。因此,一幅画要让大家都说好是件比较困难的事。


我们都已经作画多年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经验。想随意画一幅画不难,而你要创作一幅既新鲜又独特的有审美价值的作品,那就不容易了,而这正是我们大家的努力方向。


当你想画画而又不想多动脑子的时候,你就会重复,重复别人,而更多的是重复自己,这对于一个想进步的人来说,是一种不好的习惯。过多地重复,说明你或者是缺乏新的生活感受,或者是缺乏创新的勇气。


傅抱石曾说过:“有了生活,有了素材,还须要点冒险精神,才能画出有新意的作品。”


又说:“作画要敢于冒险,画家也是冒险家。”一幅画的成功要素,或许就是这点冒险精神。这是大家所要注意的。


那么,决定一幅画的成败的其他因素是什么呢?除了生活体验之外,决定因素就是传统功力。要努力学习好的技巧,学习大师的技巧。有人说,古代大师的技巧最值得学习。这话没错。而近代大师是在总结古代大师的基础上,再加上自己的创造而成为大师的。这些离我们很近的大师,是否有什么特别值得我们关心和学习之处呢?有的。


首先,从美学角度来说,近代的大师们的作品,最接近我们今天的审美观念。譬如说李可染作画的特点是,他很能把握画面的氛围。他用层层浓淡不同的墨渍来塑造出一种强烈的感人的氛围。这种氛围对画意境的产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。而氛围这个词在古代画论中并没有。它是现代人使用的一个词汇。


再如傅抱石,他使用的笔墨技法被称为“抱石皴”。自古以来以人名为技法名称的就只有宋代“米家点”一例。而“抱石皴”的含义又并非专指一种笔墨技法。有的理论家说:“抱石皴”是指把线、皴、点统一成面与体,突破改造了传统中国山水画琐碎、堆砌的通病,而气氛的营造,也因渲染的高超技巧而来(台湾何怀硕《大师的心灵》)。


以今日的审美标准而言,在画面上用种种新法来营造整体氛围是时兴,是时尚。而傅、李两位被冠以古典派之后的大师之名,显然是他们遵循今日之审美标准,而又能画出仍具古典之美的作品之故。


当然,即以今日而言,仍有人偏爱古典之美而不理会新时代的审美标准。他们仍喜欢以标准的古典笔法塑造静谧之美与清远之美。至于其他的美,或不承认其为美,或在美感中大打折扣。对这类赏画的标准,自有人去满足,但无需“全体动员”去“回归历史”。


以我的意思,我们在尊重古代大师的同时,亦应尊重现代的大师,学习他们在艺术创作中“与时俱进”的精神,使我们所画之画能进入现代人之家庭。


学习现代大师之技法与精神,是否就会降低我们作品的格调呢?否!傅抱石一生倡导“其命惟新”,而他的作品的价值正与其作品的新意同步,而不断攀升呢!


这就是说,不要孤立地片面地去领会“作品格调”一词。当你的作品确实受到群众欢迎,而你又没有理由贬低自己时,就可以不必理会那些以“清高”为名来贬低别人的人。因为那过分的“清高”所给人带来的,只是对优秀作品的无端排斥。那样做于社会于艺术都绝无好处。


当然,人们也要防止那种盲目的自满,如果你出于主观的愿望,硬是要别人把差的作品说成是好的甚至是很好的作品,那你将不会有任何实在的收获。因为对于学画者来说,虚妄的表彰是不会帮助你画得更好些的。

我们应画出真正对得起新世纪的绘画作品。我们都了解自己有不足之处,但我们都愿意为社会提供健康的精神粮食。这就要求我们用心地画,不去理会那些我们很难理解的美的“标准”。我们在绘画创作中求新求美但不求怪异,求含蓄而不求单调,求大胆突破而不求平淡无奇。我们将继续研究山水画中的诀窍。每当我们画出美好的作品时,我们会由衷地感到高兴,并十分乐于与广大群众分享。

责任编辑:王洁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傅二石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: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:2010-03-02 13:03
上一篇: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画
热点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