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0-04-01来源:江苏省国画院 阅读:0 |
陈修范 前几年我曾到祖国的南方广东、福建一带去体验生活,除了在繁花似锦的公园,植物园观察写生外,我还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山区和原始森林。当我初次进入南国绿色世界的怀抱,置身于植物海洋之中时,一种奇异的新鲜感深深地使我陶醉了,各种各样美丽的景物,不断的激发着我的创作欲望,我感到自己原来的创作天地太狭小了,大自然是如此的丰富多彩,心胸顿觉开阔。我急于要把这些感受画出来,可是当我把写生素材拿出来构思时,却又茫然了,故有的构图章法等反而约束了我。在我意识到这一问题时,便有意的丢开这一切,而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南国绿色世界给予我的诱惑和激情上去感受,去追求。这种感受和追求是出自我内心深处和外在融会贯通的深情,它能激发我产生出新作品的意境构思。在这种融会贯通与情感激发的同时,新鲜的景物通过我的一切思维,像幻灯屏幕一样,一幅幅在我脑海中流过,一瞬间有一幅画面在我思想中形成了:绿色的叶子像窗帘一样下挂着,黄色的大花点缀其中,小鸟在叶际间飞翔,阳光透过叶片洒向大地。微风摇动着花叶,散发出阵阵清香,幽静、恬逸,令人心旷神怡的南国风光展现出来了,画题就叫《幽香》。在构图上我采用了装饰手法,让整个画面自上而下布满了下垂的绿叶,以奠定南国特色的基调,为了活跃画面。将大叶黄花穿插其间,并在画幅的最下端画了几只飞行的小鸟。来衬托出植物的高大和天空的开阔,和浓密中又觉宽广的空间,描绘的方法仍是传统的双勾填彩法,在色彩上是采用以绿色为主调的调合色,来体现恬静的感觉。画完之后虽然觉得还未达到理想的要求,但南国情趣得到了体现,似乎还有些新意,这对我个人来说仍是一大收获。因此我感到,花鸟画要创新,不能“闭门造车”,仅在技法上去追求,要到大自然中去,在领略美的同时,使自己的感情与自然界中的表现对象相互渗透融化,通过形象思维、感情思维、直觉思维、想象思维、审美思维和潜意识思维,使它更集中、更典型,然后,从感情深层升华成作品的意境,使花鸟画艺术在民族传统的沃土上开出更鲜艳的新花。 从厦门沿着海边到福州,再到武夷山一带,沿途的美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其中最使我不能忘怀的是福建的大榕树。在福州城区到处可见,怪不得福州又称榕城了。据说是北宋治平中曾在城内遍植榕树而得名。榕树是常青高大乔木,合抱粗的树干,耸入云天,茂盛的树叶郁郁葱葱,遮天盖日,树根盘根错节地露于地面或缠于山石,有的气根由上而下挂满树枝,有的长入土中,粗似支柱,千姿百态,令人目不暇接,美不胜收。夜晚的景色更是别有一番风情,我决定画两幅以榕树为主题的南国风光,榕树硕大无比,画得小了,不能体现它的雄伟英姿,为了突出主题,我抓住了显示大榕树特征的树根来表现。《南国风情》一画主要是表现根的天然艺术美,把根的形态尽量集中在一幅画面上,有缠绕树身的盘根,有下垂入地的气根;更有相互穿插的主根,有的空灵,有的结成一体,粗粗细细、虚虚实实。我以勾皴的方法来进行描绘,背景是一片茂密的森林,如用传统的技法去勾染,可能会喧宾夺主,于是就试用清水点化法,使其在朦朦胧胧中显示微弱的变化,有一种密集,深远的感觉。两只飞翔的小鸟也隐约显在其中,这样南国风情就显得比较突出了。《南国之夜》一画是以粗大树干和爬绕在石崖上的树根为画面的主体,树与根用勾染法,石用积水法,微露的树叶用没骨法,天际一轮明月用烘托法,石上一群栖息的小鸟则用双勾填彩法。我不拘成规套法,而是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法来求得不同的艺术效果。同时在多种手法中,注意画面的统一协调,色彩上我主要突出夜的气氛,采用暗青、黄绿为主的灰色调,只有小鸟的桔黄色和月亮的白色在画中起着对比和活跃画面的作用。意境上力求体现南方之夜的宁静、安谧。
责任编辑:王洁 |